虫鱼
石蜜
味甘平。
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一名石饴。生山谷。
《吴普》曰:石蜜,神农雷公甘气平,生河源或河梁。(《御览》又一引云:生武都山谷)
《名医》曰:生武都河源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案《说文》云:蜂,甘饴也。一曰螟子,或作蜜。《中山经》云:平逢之山多沙石,实惟蜂蜜之庐。郭璞云:蜜,赤蜂名。西京杂记云:南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玉
篇云:螽,甘饴也。苏恭云:当去石字。
蜂子
味甘平。
主风头,除蛊毒,补虚羸伤中。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大黄蜂子,主心腹,复满痛,轻身益气,土蜂子,主痈肿。一名蜚零。生山谷。
《名医》曰:生武都。
案《说文》云:蜂,飞虫螫人者。古文省作蜂。《广雅》云:蠓,蜂也。又上蜂,螉也。《尔雅》云:土蜂。郭璞云:今江南大蜂在地中作房者为土蜂,啖其子即马蜂,今荆巴间呼为蟺,又木蜂。郭璞云:似土蜂而小,在树上作房,江东亦呼为木蜂,又食其子。礼记檀弓云:范则冠。郑云:范蜂也。方言云:蜂,燕赵之间,谓
之蠓螉,其小者,谓之螉,或谓之蚴蜕,其大而蜜。谓之壶蜂。郭璞云:今黑蜂,穿竹木作孔,亦有蜜者,或呼笛师,按蜂名为范者声相近,若《司马相如赋》,以泛为枫。左传:沨沨即汛汛也。
蜜蜡
味甘微温。
主下利脓血,补中续绝伤金创,益气不饥耐老。生山谷。
《名医》曰:生武都蜜房木石间。
案西京杂记云:南越王献高帝蜜蜡,二百枚。玉篇云:蜡,蜜滓。陶宏景云:白蜡生于蜜中。故谓蜜蜡。《说文》无蜡字。张有云:腊别蜡,非,旧作蜡,今据改。
牡蛎
味咸平。
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一名蛎蛤,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牡蛤,生东海,采无时。
案《说文》云:虿,蚌属。似螊,微大,出海中,今民食之,读苦赖又云:蜃属,有三,皆生于海,蛤厉,千岁雀所化,秦谓之牡蛎。
龟甲
味咸平。
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一名神屋。生池泽。
《名医》曰:生南海及湖水中,采无时。
案《广雅》云:介,龟也。高诱注淮南云:龟壳,龟甲也。
桑蜱蛸
味咸平。
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一名蚀疣,生桑枝上,采,蒸之。
《吴普》曰:桑蛸条,一名(今本脱此二字),蚀疣,一名害焦,一名致,神农咸无毒。(《御览》)
《名医》曰:螳螂子也,二月三月采,火炙。
案《说文》云:蜱,蜱蛸也,或作蜱蛸,虫蛸,螂子。《广雅》云:蟭,乌涕,冒焦,螵蛸也。《尔雅》云:不过螳蠰,其子蜱蛸。郭璞云:一名焦,螳蠰卵也。范子计
然云:螵蛸出三辅,上价三百,旧作螵,声相近,字之误也。
玉篇云:蜱同螵。
海蛤
味苦平。
《吴普》曰:海蛤,神农苦,岐伯甘,扁鹊咸,大节头有文,文如磨齿,采无时。
《名医》曰:生南海。
案《说文》云:蛤,蜃属,海蛤者,百岁燕所化,魁蛤,一名复累老服冀所化。《尔雅》云:魁陆。郭璞云:本草云,魁,状如海蛤,园而厚朴有理纵横,即今之蚶
也。《周礼》鳖人供蠯郑司农云:蠯,蛤也。杜子春云:蠯蜯也。周书王会云:东越海蛤。孔晁云:蛤,文蛤。按《名医》别出海蛤条云:一名魁陆,一名活东,非。
文蛤
主恶疮,蚀(《御览》作除阴蚀),五痔(《御览》下有大孔出血,《大观本》,作黑字)。
《名医》曰:生东海,表有文,采无时。
蠡鱼
(初学记引作鳢鱼)
味甘寒。
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一名鲖鱼。生池泽。
《名医》曰:生九江,采无时。
案《说文》云:,鲖也。鲖,也。读若裤栊。《广雅》云:鲡,鯣鲖也。《尔雅》云:鳢。郭璞云:鲖也。《毛诗》云:鲂鳢。《传》云:鳢鲖也。据《说文》云:鳢鳠也。与不同,而毛苌。郭璞以鲖释鳢,与许不合。然初学记引此亦作鳢,盖二字音同,以舛,不可得详。《广雅》又作鲡,亦音之。又广志云:豚鱼,一名鲖(《御览》),更异解也。
又陆玑云:鳢即鲍鱼也。似鳢,狭厚,今京东人犹呼鳢鱼,又本草衍义曰。蠡鱼,今人谓之黑鲤鱼,道家以为头有星为厌,据此诸说,若作鲤字,《说文》所云鲖。
广志以为江豚,本草衍义以为黑鲤鱼,若作鲤字,《说文》以为鲡。《广雅》以为鳗鲡。陆玑以为鲍鱼,说各不同,难以详究。
鲤鱼胆
味苦寒。
《名医》曰:生九江,采无时。
案《说文》云:鲤,鳣也。鳣,鲤也。《尔雅》云:鲤鳣.舍人云:鲤,一名鳣.郭璞注鲤云:今赤鲤鱼。注鳣云:大鱼似鲟。《毛诗》云:鳣鲔发发。《传》云:鳣,鲤也,据此知郭璞别为二,非矣。古今注云:兖州人呼赤鲤为赤骥,谓青鲤为青马,黑鲤为元驹,白鲤为白骐,黄鲤为黄雉。
上虫,鱼。上品一十种,旧同。
-
《神农本草经》简介
-
邵序
-
张序
-
孙序
-
周序
-
上经(上品)
- ├─ 玉石
-
├─
草
-
├─
菖蒲
-
├─
鞠华
-
├─
人参
-
├─
天门冬
-
├─
甘草
-
├─
干地黄
-
├─
术
-
├─
菟丝子
-
├─
牛膝
-
├─
充蔚子
-
├─
女萎
-
├─
防葵
-
├─
柴胡
-
├─
麦门冬
-
├─
独活
-
├─
车前子
-
├─
木香
-
├─
署豫
-
├─
薏苡仁
-
├─
泽泻
-
├─
远志
-
├─
龙胆
-
├─
细辛
-
├─
石斛
-
├─
巴戟天
-
├─
白英
-
├─
白蒿
-
├─
赤箭
-
├─
奄闾子
-
├─
析蓂子
-
├─
蓍实
-
├─
六芝(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
-
├─
卷柏
-
├─
蓝实
-
├─
芎?
-
├─
蘼芜
-
├─
黄连
-
├─
络石
-
├─
蒺藜子
-
├─
黄耆
-
├─
肉松蓉
-
├─
防风
-
├─
蒲黄
-
├─
香蒲
-
├─
续断
-
├─
漏芦
-
├─
营实
-
├─
天名精
-
├─
决明子
-
├─
丹参
-
├─
茜根
-
├─
飞廉
-
├─
五味子
-
├─
旋华
-
├─
兰草
-
├─
蛇床子
-
├─
地肤子
-
├─
景天
-
├─
茵陈
-
├─
杜若
-
├─
沙参
-
├─
白兔藿
-
├─
徐长卿
-
├─
石龙刍
-
├─
薇衔
-
├─
云实
-
├─
王不留行
-
├─
升麻
-
├─
青蘘
-
├─
姑活
-
├─
别羁
-
├─
屈草
-
├─
淮木
-
├─
菖蒲
- ├─ 木
-
├─
人
-
├─
发髲
-
├─
发髲
- ├─ 兽
- ├─ 禽
- ├─ 虫鱼
- ├─ 果
- ├─ 米谷
- ├─ 菜
- 中经(中品)
-
下经(下品)
- ├─ 玉石
-
├─
草
-
├─
附子
-
├─
乌头
-
├─
天雄
-
├─
半夏
-
├─
虎掌
-
├─
鸢尾
-
├─
大黄
-
├─
亭历
-
├─
桔梗
-
├─
莨荡子
-
├─
草蒿
-
├─
旋复花
-
├─
藜芦
-
├─
钩吻
-
├─
射干
-
├─
蛇合
-
├─
恒山
-
├─
蜀漆
-
├─
甘遂
-
├─
白敛
-
├─
青葙子
-
├─
雚菌
-
├─
白芨
-
├─
大戟
-
├─
泽漆
-
├─
茵芋
-
├─
贯众
-
├─
荛花
-
├─
牙子
-
├─
羊踯躅
-
├─
商陆
-
├─
羊蹄
-
├─
萹蓄
-
├─
狼毒
-
├─
白头翁
-
├─
鬼臼
-
├─
羊桃
-
├─
女青
-
├─
连翘
-
├─
兰茹
-
├─
乌韭
-
├─
鹿藿
-
├─
蚤休
-
├─
石长生
-
├─
陆英
-
├─
荩草
-
├─
牛扁
-
├─
夏枯草
-
├─
芫华
-
├─
附子
- ├─ 木
-
├─
兽
-
├─
豚卵
-
├─
麋脂
-
├─
鼺鼠
-
├─
六畜毛蹄甲(马、牛、羊、猪、狗、鸡)
-
├─
豚卵
- ├─ 虫鱼
- ├─ 果
-
├─
米谷
-
├─
腐婢
-
├─
腐婢
- ├─ 菜
-
├─
未详
-
├─
彼子
-
├─
彼子
-
《本草经》佚文
-
附:吴氏本草十二条
-
附:诸药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