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痹门
肺气通于咽.胃气通于喉.盖咽以出气.喉以纳食.乃一身之关隘也.闭塞而不通.则道路阻绝.饮食难下.死生安危.胥此系焉.此人之至急者也.使不早治.则不救矣.而喉痛之症惟喉风犹急.乳娥次之.若左右皆乳娥.是亦缠风也.缠风云者.喉中皆缠紧惟有一线之通.乳娥云者.肿处如蛾.形犹有可通之路.要其致病之由.皆因平日感受风热.积之既久.留于上焦.一时未发.乘机而动.醉后而重醉劳后而复劳.动其相火.相火一炽.而平日所积之风热.一齐而起.痰血腾涌.如潮之至.结于咽喉.外不得吐.内不得下.为肿为痛.苦楚呻吟.饥不能食.渴不能饮.煎剂卒难奏功.丸散安能施效.病势已逼.将立而视其死矣.必须用刀针以决之.庶可以泄其毒.而救其热.然后治之以药.乃可愈耳.
【脉云】
喉痹之脉.两寸洪溢.上盛下虚.脉忌微伏.
【立方】
祛火通关饮 治喉痹不通.饮食不下.
黄连 玄参 山豆根 桔梗 牛蒡子 枳实(各二钱) 大黄 玄明粉 栝蒌仁(各三钱姜二片.水煎温服.
立消散
白硼砂 灯心灰(以灯心塞入罐内固济 之罐红为度)
上为极细末.以芦管吹入喉中.
吐法
以三味放入鱼胆内.线扎其口.悬于当风处.阴干为末.以鸡羽蘸药点喉中.即大吐痰血立愈.
又方
以鹅毛蘸陈醋. 矾.姜汁.皂角末.引吐立消.
又方
土牛膝捣汁灌下吐痰即消.
熏法
巴豆末一两.摊在粗草纸上.一头巴豆.一头无巴豆.紧紧卷作一巨.长可二寸余.将巴豆一头点火即吹灭.其无巴豆一头.令病患含口内.使人对火轻轻吹之.令烟透入喉中.立破脓血而宽.
屡验方 治缠风并双乳蛾.
榆树上刺毛窝一个.剪病患指甲脚爪.如左边盛.剪左边手足.右边盛剪右边手足.若双蛾.左右皆剪.用食盐少许.同入锅内 过为末.吹入患处.以手拍其后顶.如蛾在左.拍左.在右.拍右.双蛾.两边皆拍.实时破溃.痰血立出而愈.
神仙饮 治阴经喉痹.服凉药反痛者.
(各一钱) 当归 柴胡 玄参(各一钱五分)水煎温服.
针法(缠喉风水不能通死在项刺一刺即愈刺少商穴.在大指端内侧.去甲如韭叶许.白肉宛宛中是也.两手皆刺出血.其水米即通.盖此穴乃手太阴肺经之穴.直通咽喉.针式用三角柳叶匾薄者)
附:失音
神水丹
天花粉 玄参(各三钱) 青黛 地骨皮(各二钱) 冰片(四分) 牛黄(一钱) 知母 川贝母(各六钱)
上为末.以藕汁熬膏为丸.如弹子大.噙化润下.
清爽化痰汤 治喉音不清.
玄参 桔梗 甘草(各一钱) 生地(二钱) 诃子肉(八分) 麦门冬 橘红 百部(各一
灯心三十茎.不拘时服.
附:骨鲠
化骨神丹
楮实子(一两为末) 霜梅肉(三两) 上共为丸弹子大噙化咽下.
又方
宿砂 威灵仙 黑沙糖(各等分)
酒煎时时呷之.其骨立消.
神秘方 不拘诸骨立化.
千年矮(即平地本)不拘多少.捣碎酒煎.尽醉服之即愈.
又方 单治鱼骨鲠.
橄榄核为末.以顺流水调服二钱.
-
自叙
-
序
-
凡例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
疟疾门
-
├─
痢疾门
-
├─
黄胆门(附黄肿 附黄汗)
-
├─
火门
-
├─
发热门
-
├─
痰门(附痰饮)
-
├─
三消门
-
├─
疹门
-
├─
内外伤辨(附内伤)
-
├─
眼疾门
-
├─
喉痹门
-
├─
齿痛门
-
├─
口门(附舌 附唇)
-
├─
诸血门
-
├─
诸虚门
-
├─
痨瘵门(附梦遗鬼交 盗汗.自汗 骨蒸潮热)
-
├─
诸气门(附气滞 附郁)
-
├─
诸痛门
-
├─
头痛门
-
├─
头眩门
-
├─
咳嗽门(附哮 附喘)
-
├─
呕吐门(附翻胃)
-
├─
霍乱门
-
├─
噎膈门(附梅 气)
-
├─
脾胃门
-
├─
心痛门(附怔忡 惊悸 健忘 附颠狂 附邪祟)
-
├─
痞块门(附嘈杂 附呃逆)
-
├─
腹痛门
-
├─
虫门(附好吃壁泥 生米 茶叶)
-
├─
疟疾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
小儿科
-
├─
初诞法
-
├─
护胎法
-
├─
面部气色举症
-
├─
三关观指脉法
-
├─
脐风撮口
-
├─
重舌鹅口
-
├─
丹毒门
-
├─
中恶门(天吊 客忤 夜啼)
-
├─
吐泻门(附食积伤食)
-
├─
惊风门
-
├─
疳积门
-
├─
疟疾门
-
├─
痢疾门
-
├─
伤风门
-
├─
咳嗽门
-
├─
八卦举症歌
-
├─
耳纹看法一见吉凶皆知
-
├─
治痘总论秘诀
-
├─
痧麻
-
├─
疮疡科
-
├─
发背门
-
├─
痈疽门(附脑痈 肺痈 臀痈 附骨疽)
-
├─
乳痈门(附乳岩 肠痈 囊痈)
-
├─
悬痈门
-
├─
疔疮门(附癣疮 疮)
-
├─
瘰门(附汤火 金疮)
-
├─
广疮门(附结毒 便毒 疳疮 蛀疳)
-
├─
痔疮门(附痔漏)
-
├─
耳疮门(附诸虫入耳)
-
├─
诸虫咬
-
├─
诸兽伤
-
├─
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