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月水不利
牛膝散 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
牛膝(酒洗,一两) 桂心 赤芍药 桃仁(去皮尖) 玄胡索(炒) 当归(酒浸) 木香 牡丹皮(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调下;或五六钱,水煎亦可。
牡丹散 治月候不利,腹脐疼痛,不欲食。
桃仁 当归 生 地黄 桂心 赤芍药 白术(各七钱半) 石韦(去毛) 木香(各五钱)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空心温服。(此症重在疼痛,不重在不欲食,如白术用治不食则可,而痛则不可,大黄、地黄,痛则可用,而不食不可用,处方者须得其本)
养荣汤 治妇人血海虚弱,心中恍惚,时多惊悸,或发虚热,经候不利。(此方只重不利二字,与恍惚惊悸,绝无相干。若因不利而致者,则可)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青橘皮 姜黄 川姜 五加皮 牡丹皮 海桐皮 白芷(各等分)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乌梅一个,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
玄归散 治月经壅滞,脐腹绞痛。
当归 玄胡索(各等分)(简当,妙在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稍热服。
归漆丸 治月经不利,脐下憋逆气胀满。
当归(四钱) 干漆(三钱,炒令烟尽)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
济阴纲目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
论脾胃生血
-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
论调经当抑气
-
├─
论调经先去病
-
├─
论调经大法
-
├─
论经水异色
-
├─
论经候愆期
-
├─
论月水多少
-
├─
论月水不利
-
├─
论月水不断
-
├─
论过期不止
-
├─
论经病疼痛
-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
论往来寒热
-
├─
论热入血室
-
├─
论经行泄泻
-
├─
脉法
-
├─
调经通用诸方
-
├─
治经候先期
-
├─
治经候过期
-
├─
治经水过多
-
├─
治经水涩少
-
├─
治月水不利
-
├─
治月水不断
-
├─
治过期不止
-
├─
治经病疼痛
-
├─
治经病发热
-
├─
治往来寒热
-
├─
治热入血室
-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卷之二\经闭门
-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
论经闭大法
-
├─
脉法
-
├─
治血枯经闭
-
├─
治血涩经闭
-
├─
治痰结经闭
-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卷之二\血崩门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
论带下杂治法
-
├─
论室女带下
-
├─
排脓
-
├─
消瘀血
-
├─
论白浊白淫
-
├─
脉法
-
├─
治湿热带下
-
├─
治湿痰带下
-
├─
治风邪带下
-
├─
治虚损带下
-
├─
治虚寒带下
-
├─
治带下滑脱
-
├─
治白浊白淫
-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卷之四\虚劳门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卷之六\求子门
-
卷之七\浮肿门
-
├─
论浮肿由血分水分证治不同
-
├─
治浮肿
-
├─
论浮肿由血分水分证治不同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卷之十\临产门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