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
口气、口臭是临床常见症状,口气为口臭之轻者。现代医学将口臭主要分为三类:口源性口臭、非口源性口臭、精神性口臭。在中医学中口臭又名“腥臭”、“臭息”、“口中胶臭“、“口气秽恶”等。诸病源候论》曰:“口臭,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然脏腑气臊腐不同,蕴积胸膈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口臭一症,病位主在脾胃,与其余脏腑亦有关联,病机多为脾胃郁热,浊气上蒸。成师指出,人之口臭有如地沟水臭也,有水无火则寒而无味也,有火无水则干而无气也,认为口臭多由脾胃湿热蕴结
,气机升降失调,浊气不降所致;临证论治,重在明辨脾湿与胃热孰轻孰重或他症兼夹。本方由清代温病名家雷少逸之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减化裁而成,方中藿香、佩兰、白芷其性辛温,其味芳香,为芳香辟秽、芳化湿浊之要药,辛能散风,温能燥湿化浊;法半夏、陈皮、茯苓、厚朴辛温苦降,行气化浊,燥湿化痰,通降胃气;连翘、薄荷清宣中焦郁热;荷叶苦平,功专清暑化湿,升清降浊,全方诸药合用共奏芳香辟秽,燥湿化浊之功。
-
说明
-
出处
芳香辟浊汤
每服中药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其中藿香、薄荷后下,待余药煎至煮沸后15-20分钟左右再下,续煎1-3分钟左右即可关火。每服煎煮2次,取汁混匀分别于三餐后30-60分钟左右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