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
患者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趋下,留滞不去,郁蒸成热,湿热毒邪上冲于心,故见下肢肿大,麻痹不仁,屈伸不利,而心悸不安等,治以矾石汤。矾石即明矾,《神农本草经》云:“主寒热泄痢,白沃,阴浊,恶疮,目痛,坚骨齿。”《本草纲目》则载其功用有四:,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舡,阴挺,疮疡
,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 喉痹 阴疽,中盅,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矾石性燥,徽涩,能却永 燥湿解毒,毒解湿收,则不冲心,脚肿亦消。正如沈明宗所云:“因上中二焦之气先虚,相招外邪,互蒸成热,上冲于心,即地气加天之谓也。故用矾石味酸性温,煎汤淋洗,善能收湿澄浊, 清热解毒;然湿从下受,当使下渗而去,则不冲心矣。” -
说明
-
出处
其他来源
方出《外台》卷二十二引《必效方》,名见《全济总录》卷一一六:矾石汤 |
|
组成 | 矾石1两,生地黄3两,苦参1两。 |
---|---|
用法 | 上切。以水8合,煮取3合,以绵滤之。微微点鼻中,每日3-5度,愈止。 |
功用 | 鼻内热气生疮,有脓臭,并有虫。 |
出处 | 方出《外台》卷二十二引《必效方》,名见《全济总录》卷一一六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矾石汤 |
|
组成 | 白研(烧灰)半两,藜芦(去芦头)半两,干姜(炮)半两,白术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防风(去叉)3分,细辛(去苗叶)3分,蛇床子1分。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用3钱匕,清酒1升,煎3-5沸,热漱冷吐,1日2-3次。 |
功用 | 牙齿风龋疼痛,虫蚀挺出。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