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芥子
    芥子

    芥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Brassica juncea(L.)Czern. 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名称
    芥子(Jiè Zǐ)
  • 英文名
    SEMEN SINAPIS
  • 别名
    白芥子、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 性味
    辛,温。
  • 归经
    归肺经。
  • 功效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 通络止痛。用于寒 痰喘咳, 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 阴疽肿毒。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 用量
    3~9g。外用适量。
  • 禁忌

    肺虚咳嗽及阻虚火旺者忌服。

    ①《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久嗽者忌用。"

  • 附方

    ①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

    ②治上气呕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并治脐下绞痛。(《千金方》)

    ③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芥子一升,细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涂颔颊下。(《圣惠方》)

    ④治关节炎:芥末一两,醋适量。将芥末先用少量开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再盖一层纱布,贴敷痛处。三小时后取下,每隔三至五天贴一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⑤治阴证伤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调贴脐上。(《生生编》)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⑥治大人小儿痈肿: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千金方》)

    ⑦治肿及瘰疬:小芥子捣末,醋和作饼子,贴。数看,消即止,恐损肉。(《补缺肘后方》)

    ⑧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三两,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圣惠方》)

    ⑨治耳聋:芥子捣碎,以人乳和,绵裹内之。(《千金方》)

    ⑩治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孙天仁集效方》)

  • 应用
  • 论述

    1.《名医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醉和涂之。

    2.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

    3.《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4.《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

    5.《本草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日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

    6.《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

    7.《本草纲目》:芥子,其味辛,其气散,故能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鼻衄之证,消瘀血、痈肿、痛痹之邪,其性热而温中,故又能利气豁痰,治嗽止吐,主心腹诸痛。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 炮制

    芥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芥子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取净芥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深黄色有香辣气。用时捣碎。

  • 鉴别

    本品横切面:白芥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子 种皮表皮为黏液细胞,有黏液质纹理;下皮为2列厚角细胞;栅状细胞1 列,内壁及侧壁增厚,外壁菲薄。内胚乳为1 列类方形细胞,含糊粉粒。子叶及胚根薄壁细胞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黄芥子 种皮表皮细胞切向延长;下皮为1 列菲薄的细胞。

  • 贮藏
  • 药理

    刺激作用: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曲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扭伤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等。使用前先用微温的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芥子粉用作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 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 中毒之治疗。

  • 分布

    全国各地皆产,以河南、安徽产量最大。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 成份

    种子含黑芥子甙、芥子酶、芥子酸、芥子碱、脂肪油、蛋白质、粘液质。酶解后所得挥发油名芥子油,含有异硫氰酸的甲酯、异丙酯、烯丙酯、丁酯、仲丁酯、丁烯-3-酯、戊烯-4-酯、苯酯、苄酯、苯乙酯和3-甲硫基丙酯。脂肪油是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脂肪酸为芥酸、廿碳烯-11-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花生酸、硬脂酸、山嵛酸。

    https://www.shuzizhong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