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龙胆
    龙胆

    龙胆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根茎。春、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 名称
    龙胆(Lónɡ Dǎn)
  • 英文名
    Chinese Gentian Root
  • 别名
    陵游、草龙胆、龙胆草、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
  • 性味
    苦,寒。
  • 归经
    入肝、胆经。
  • 功效
    泻肝胆实火,除 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 惊痫狂躁,乙型脑炎, 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 痈肿 疮疡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 阴痒带下湿疹瘙痒、 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 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捣敷。
  • 禁忌

    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②《本草经集注》:"贯众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为之使。恶 地黄、防葵。"

    ③《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使。"

  • 附方

    ①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②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酒炒)、 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 生地黄(酒炒)、 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龙胆泻肝汤)

    ③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履巉岩本草》)

    ④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⑤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飞鸿集》)

    ⑥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⑦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⑧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验方》)

    ⑨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⑩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滇南本草》)

  • 应用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对轻症能口服者给予20%龙胆草糖浆,日服3次,每次10~15毫升;昏迷或呕吐不能进食者,给2:1龙胆草注射液每天3~4次,每次2~4毫升肌注,至热退3天后停药。中、重型者均同时辅以西药常规治疗。共观察23例,其中重型11例,中、轻型各6例,结果均痊愈。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8例,15例有抽搐症状者,24小时内控制11例(另4例在2天内控制),神志转清醒者10例。只有1例重型有后遗症。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 论述

    1.《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2.《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3.《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6.《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7.《医学衷中参西录》: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辑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

    8.《本草正义》: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着;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

    9.《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10.《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11.《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12.《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13.《本草图经》:古方治疸多用之。

    14.《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15.《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16.《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 炮制

    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龙胆,采得后阴干,欲使时用铜刀切去髭上头了,锉,于甘草汤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暴干用。"

    ②《本草图经》:"取根细锉,用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去共性,焙干捣。"

    ③《本经逢原》:"去芦,或酒炒。"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1.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2.利胆和保肝作用 取健康及肝脏损害小白鼠,十二指肠给予50g/kg龙胆注射液或健康犬静脉注射4.5g/kg,均能显着增加胆汁流量。从犬的胆汁分泌流量曲线可见在给药5分钟和20分钟时出现两个高峰。龙胆苦甙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的小鼠肝脏急性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给药组动物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糖元合成障碍。龙胆注射液25g/kg皮下注射,对α-萘异硫氰酸所致小鼠实验性黄疸模型(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郁积),可明显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

    3.利尿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作用 龙胆注射液10g/kg,耳静脉注射,可使5只家兔由给药前每30分钟平均排尿量0.76ml增加至2.64ml(p<0.1),提示龙胆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4.抗菌作用 试14种龙胆属植物,其中7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法证明龙胆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另有报道,龙胆碱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定向反射,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宁的毒性等;200-400mg/kg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动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6.其他作用 大量服用时,可防碍消化,时有头痛,颜面潮红,陷于昏眩。曾用含龙胆(品种未注明)的化癌丹试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证明有抗肿瘤的作用。龙胆酊大剂量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使心率减慢。从G.lutea中提出的龙胆苦甙以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用于疟疾发热及抗菌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等作用。龙胆碱对猫有降压作用,对大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有抗炎作用。龙胆水提物对氯化苦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 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700m的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以及林下草甸。

    2.生于海拔110-1100m的山坡草地或潮湿地区。

    3.生于海拔440-950m的草地、林间空地、灌丛中。

    4.生于海拔11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林下及山谷。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

    4.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https://www.shuzizhongyi.com

  • 成份

    含龙胆苦甙(gentiopicrin)、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龙月二糖(gentiobiose)、龙胆灿酮(gentisin)和龙胆酸等。

    https://www.shuzizhong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