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玉米须(Yù Mǐ Xū)
-
英文名Corn Stigma
-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
-
性味甘、淡,平。
-
归经归膀胱、肝、胆经。
-
功效
-
用量0.5~2两,煎服。
-
禁忌
煮食去苞须;不作药用时勿服。
-
附方
-
应用
①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②治疗肾病综合征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③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曾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理化鉴别,取本品2g,加乙醇50ml,水浴上加热提min,滤过,滤液供如下试验:(1)取滤液1ml,蒸干,残渣ml醋酐中加入硫酸1滴,醋酐层呈绿色。(检查皂甙、甾体或三萜)(2)将试液滴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滴加4%磷钼酸乙醇液,加热至110℃,显蓝色。
(3)将试液滴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滴加1%香草醛硫酸液,显红色。(检查挥发油、甾体)
-
贮藏
-
药理
①利尿作用
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着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着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③降低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着的降低血糖作用。
④利胆、止血作用
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
分布
-
成份
玉米须
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花头。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