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雪灵芝(Xuě Línɡ Zhī)
-
英文名
-
别名
-
性味甘,寒。
-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胆、脾经。"
-
功效
-
用量3~4钱,煎水服或泡酒服,亦可炖肉吃。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藏药雪灵芝水提取液4g/kg皮下注射,有抑制巴豆油诱导小鼠耳部水肿和大鼠肉芽肿以及炎症渗出液的作用,对蛋清法和角叉菜胶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急性炎症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炎作用强度与可的松柏近。剂量为5g/kg皮下注射时,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血清半数溶血值,并可减轻胸腺。脾脏重量。雪灵芝的抗免疫作用类似可的松,但随着剂量增大,则出现免疫增强效应。初步认为雪灵芝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为了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测定了肉芽肿大鼠的血液125Ⅰ 勾皮质醇含量,给药组明显低于可的松组,说明雪灵芝不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而发挥抗炎作用,而是皮质醇样直接抗炎作用。此外,雪灵芝还有较强的解热、镇痛
作用[1]。小白鼠静注的LD50为20.57g/ kg,腹腔注射的LD50为12.58g/kg,皮下注射的LD50为 28g/kg。雌雄各半大鼠皮下注射雪灵芝2.5g/kg, 1.25g/kg和 0.83g/kg,每日1次,连续4星期。犬口服给药4g/ kg和2g/ kg,连续1月,测定肝功(ALT、P450)和肾功(BUN)、腺体重量、外周血细胞数、体重及心、肝、脾、肺、肾、脑、胸腺、肾上腺的组织学镜检,并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无显着性差异,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每鼠口服0.5g/d连续7个月,测定肝功及组织学镜检,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别,经组化检查,给药组比对照组肝糖原颗粒增多且个大,说明雪灵芝确有保肝作用。将雪灵芝掺入饲料喂饲雌性小鼠、大鼠,连续1个月,每只母鼠均怀孕,直至自然分娩,观察子代无畸形,生长发育良好[2]。
-
分布
生于石灰岩高山石隙间或草原内。分布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等地。
-
成份
雪灵芝全草含生物碱:蚤缀碱(arenarine)A、B、C、D和1-乙酸基-β-咔啉(l-acetyl-β-carboline),l-甲氧甲酸基- β-咔啉(l-methoxycarbonyl-β-carboline)[1];甾体裁成分:22,23-二氢菠菜甾醇(22,23-dihydrospinasterol),22,23-二氢菠菜甾酮(22,23-dihydrospinasterone),麦角甾醇-5, 8-过氧化物(ergosterol-5,8-peroxide),24-亚甲基-22,23-二氢羊毛甾醇(24-methylene-22,23-dihydrolanosterol),6,22-何帕二醇zeorin),羊齿烯酮(ferneno-ne),胡萝卜甙(β-sitosterol 3β-D-glucopyranoside),22,23-二氢菠菜甾醇棕榈酸酯(22,23-dihydrospinasteryl palmitate);以及黄酮类成分:小麦黄素(tricin),右旋异金雀花
素(isoscoparin)和左旋异金雀花素[2]。
雪灵芝
石竹科蚤缀属植物甘肃蚤缀Arenxaria kansuensis Maxim.,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晒干。